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焦虫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07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51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    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

一、病原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

二、流行病学本病呈地区性和季节性流行,蜱为中间媒介,多发生在7-9月份,以2岁内的牛发病最多,但症状轻,很少死亡,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高产牛和妊娠牛。引进牛不经检疫或经配种,常引起本病流行。

三、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8天-15天。成年牛多为急性经过,病初体温可高达40℃-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加快,肌肉震颤,精神沉郁,产奶量急剧下降。一般在发病后3-4天出现血红蛋白尿,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尿色由浅至深红色,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贫血逐渐加重,病牛出现黄疸水肿,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便含有粘液及血液。孕畜多流产。

四、诊断1、高热稽留,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呼吸促迫并气喘等。2、试验室:发热的第二天,静脉取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如发现典型虫体即可诊断。五、防治(一)治疗对初发病或较轻的病牛,药物治疗;对重症病例,同时采取强心、补液等对症措施。药物:锥黄素,阿卡普林,台盼蓝等。特效药物为强化血虫净。[主要成分]  三氮脒(贝尼尔)[产品特点]1、专一性:为牛的焦虫病专用特效药;2、高效性:疗效显著,一般用药三次即可痊愈;3、作用范围广:对家畜巴贝斯梨形虫病、泰勒梨形虫病、伊氏锥虫病和媾疫锥虫病和无浆体病以及附红细胞体病有强效;4、无抗药性产生:只要确诊,效果极为显著。[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量,牛、羊、猪3-5毫克/公斤体重,每天一次,临用前用注射水配成5%-7%溶液。

[经验总结]  对危重病例采用耳静脉注射,效果极佳,一般用药三次,病畜体温降低,食欲恢复,维持用药5-7天,即可消除体内虫体,使病畜完全康复。(二)灭蜱阻断传播,有计划、有组织地消灭牧场及牛舍的蜱。可用蝇毒磷水溶液喷洒或药浴。(三)定期药物预防,对于放牧牛或新引进牛,以及本地有流行的,在发病高峰期,每隔15天用强化血虫净预防注射1次,按2毫克/公斤体重,配成7%溶液,肌肉注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