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雏鸭的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83

1、适时开食雏鸭刚孵出时,肠道中积有胎粪,体内还有剩余的蛋黄未吸收,适时饮水可补充雏鸭出壳时体内所耗去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出胎粪,加速体内剩余蛋黄的吸收,以增强食欲,故应让雏鸭尽早饮水。雏鸭补水后,约于出壳后12-24小时,待绒毛已干,活泼好动,相互啄蹼时,开食最好。

2、配好饮水初次饮水如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可起到对胃肠道的消毒作用;如用口服补液盐给雏鸭开水,因为口服补液盐具有补充体液,解除脱水作用,起着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加强糖与蛋白质代谢,促进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很适合雏鸭的生理需求。

3、日粮需求雏鸭生长发育快,体重增加迅速,如单纯喂大米饭和一些杂谷是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雏鸭的日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而且还要有足够的钙磷和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同时饲料要求容易消化吸收,故只有喂给营养丰富而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才能充分满足其需求。

4、饲喂技术雏鸭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如吃得过饱,则会造成消化不良,最好喂七八成饱。雏鸭食量虽多,但消化速度很快,如喂的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就会饥饿过度,则能影响生长发育。一般雏鸭第一周日喂7-8次,第二周日喂6次,第3周日喂5次,第四周后每天喂4次。

5、注意保温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孵出的雏鸭要做好保温工作,育雏舍温度应保持32℃,以防感冒、下痢等;随日龄增长,逐步降温,一般每天温差不能超过4℃,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5℃。

6、饲养密度雏鸭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多,若饲养密度过大,鸭舍潮湿,容易造成舍内空气浑浊,严重时可能会引起NH3和H2S中毒,1-3周龄雏鸭一般每平方米2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少饲养密度,四周龄后,以每平方米饲养7-8只为宜。

7、防止打堆雏鸭在2周龄前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特别怕冷,若外界温度低,就互相堆积一团,如堆积时间长,被压在底层的雏鸭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为防止打堆,应经常检查雏鸭状态,如遇打堆,要及时分开,勤换垫料,加强保温措施。

8、合理分群应根据雏鸭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区别对待。加强雏鸭的护理,并经常检查吃食情况,根据生长发育程度,对强弱群进行调整,保持发育基本一致。

9、放水活动放水活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可洗净身上的脏物,有益于卫生保健。雏鸭初次放水可在出壳后2-3周进行。一般每天放水1次,每次10-15分钟。

10、加强通风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饮水多,排泄物如不及时清除会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造成舍内空气浑浊、潮湿,长期不通风,则会造成雏鸭抵抗力下降,体质弱,严重时会造成雏鸭中毒死亡。所以在保温的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