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鹅绦虫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湖北农业报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39

鹅绦虫病全称为鹅矛形剑带绦虫病,发生于放养在河、湖、沟、塘的小鹅和中龄鹅,当虫体大量积于肠道内时,可阻塞肠腔,破坏和影响鹅的消化吸收,并能吸收营养、分泌毒素,导致鹅生长发育受阻和产蛋性能下降乃至发生大批死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贫血、消瘦和下痢,生长发育不良。幼小鸭、鹅严重感染时常引起死亡。

预防 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场地。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虫体成熟为20天,所以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以消灭中间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

治疗  (1)硫双二氯酚,剂量为150~200毫克/公斤体重或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匀喂给。鹅的品种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当大群驱虫时,必须先做小群试验,药量取低限,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开展;对瘦弱鹅,药量酌减,投药后观察排虫情况,粪便要集中堆集,防止扩散。

(2)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体重均匀的拌入饲料中喂给。

(3)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混在饲料中喂给。

(4)石榴皮、槟榔合剂是较古老的驱虫方法,但效果很好,较经济。配法为: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去渣即成。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采血器投服,2天用完。服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体,持续排虫2~3小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