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肉种鸡生产中的产蛋高峰期,周均产蛋率超过86%的鸡群比比皆是,但受精率达到93%以上的很少,而且到40周后受精率又会下降过快。公鸡饲喂不足或饲喂过度就会引起问题的发生。一般在40周后会出现饲喂不足的现象:喂料量不足,公鸡的精液产生量降低,导致交配频率低,性活力下降。具体表现为:公鸡无精打采,羽毛脱落,触摸胸肌感到松软,交配行为减少,叫声减少或停止,肛门的颜色变得苍白、干燥。尽而会出现受精率下降过快,1—2周的时间能下降5—8个点左右。
究其原因:也就是育成后期体重不合理和30周后的周增重不足、体型偏痩。其实有多少管理者了解,现在肉种公鸡的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后期增重不合理呢?
应从三个大的方面分析:
第一个大方面是受精率高峰上升缓慢。(产蛋三周后受精率能否达到91%以上)可能的原因是育成后期周增重不足或者是管理上出现大的应激。
第二个大方面是受精率高峰上不去(92%以下)。可能的原因是出现在14—18体重控制与均匀度不好,关键期增重不足可能是主要原因;精子活力不行;生长关键周出现大的应激,抑制了睾丸的发育,发挥不了最大的潜力。
第三个大方面是产蛋高峰过后下降过快(40周后),月受精率下降超过三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原因应出在高峰期体型控制方面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受精率下降时前推4周的时间段内体重与体型控制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