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0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最早是Cosgrove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发现的,故又称甘布病。根据本病有肾小管变性等严重的肾脏病变,曾命名为“禽肾病”。

健康鸡群突然发病,病势严重,两三天内可使60-90%的鸡发病,精神高度萎靡,缩头、闭眼、伏地昏睡,颈部羽毛竖起,全群采食量大减,饮水增多,排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有粪便,有少数病鸡掉头啄自己的肛门,少数病鸡头、颈、身躯有震颤现象。一般发病后的第三天开始死亡,7-8天停止死亡,而且症状迅速消失。1970年Hitchner提议,为避免一病多名引起的混乱,统一称之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