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养猪场内猪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猪病的混合感染主要是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诊断和防治很困难,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因此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养猪业生产结构模式和技术设施的深刻变化,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集约化猪场应实行多地生产、加强营养、早期断奶、全进全出,药物保健、免疫接种和有效消毒等综合防制对策。混合感染中的病原与单一感染病原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极易导致临床病例的错误诊断。
因此,在分析猪传染病的诊断和制定防治措施时,均应考虑不同传染病混合感染的问题。例如病料中检出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紧急措施首先是控制猪瘟而不是其他,待疫情稳定再定。混合感染是许多病因混合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病原因素,又与饲养管理、猪舍环境有关。因此,其防制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即采用改善饲养管理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配合药物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
1.1引种
必须引进没有呼吸道症状的种猪,引进后须在隔离栏饲养2~3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可采用粪便感染或选择淘汰病猪或有呼吸症状的保育猪、育肥猪与混养,增强种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当然要注意这一工作应在配种前2个月之前完成,否则容易造成流产等繁殖障碍问题。
1.2母猪保健
①母猪平时可添加维生素E等。对妊娠母猪应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禁止喂霉变饲料;②妊娠母猪和公猪饲料应定期(2~3个月)添加药物(如金霉素300mg/kg+支原净100mg/kg),连用7d;③母猪分娩前7~14d,选用伊维菌素等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④母猪产前和产后7d,饲料添加广谱抗生素;⑤母猪产前有便秘现象时,在饲料中可添加芒硝等药物;⑥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抗菌素等药物。
1.3仔猪保健
据网友建议仔猪要做好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和铁针注射外;还要做好三针保健计划,即生后3、7、21 d,选用长效广谱注射液等药物肌肉注射;仔猪舍注意通气和保温,仔猪断奶后7d和保育舍转出前7d,饲料中添加广谱高效抗菌素,如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同时进行隔离和淘汰病、弱、残仔猪;对生长育成猪不要再混群,降低饲养密度;可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在14~16周龄时,饲料添加药物,连用7d,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