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生态混养发大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6  来源:云南省农业厅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14

距按板镇2千米远的红星村荒田组,有一间漂亮的蓝色彩钢牛棚,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皇竹草,皇竹草茂盛的生长在鱼塘四周,这里就是养牛大户苏荣的家。

今年44岁的苏荣已经养了20多年鱼了,多年来,闲置的鱼塘埂让他一直觉得很可惜,通过四处摸索,苏荣决定牛刀小试,在闲着的鱼塘埂上种皇竹草养牛。2003年,尽管不懂养牛技术,靠着一股“牛气”,不断钻研、摸索,四处购买了一批小牛犊,通过几个月的育肥,小牛犊长势喜人,苏荣旗开得胜。苏荣的鱼塘占地近40亩,种植皇竹草近30亩,几年来,牛粪不但滋养了鱼塘埂上的皇竹草,用处理过的牛粪喂鱼还节省了不少鱼饲料钱,而皇竹草“反哺”着牛群。

今年8月份,巩固退耕还林后续养殖业培训会结束,全镇130多名养牛户来到苏荣家参观学习,面对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彩钢牛圈,大伙称赞不已。进入牛舍,两排整齐的钢结构护栏后面,一头头住在“单间“里的牛吃着皇竹草。穿过牛舍,后面便是90立方米的青贮窖。据悉,苏荣的养牛场于2011年7月建成,总投资近60万元,牛圈最多能容纳100多头牛。按板镇肉牛供应基本靠农户散养,而微耕机等农机出现后,农户饲养的牛越来越少,加之牛生长周期较长,肉牛供不应求。通过集中育肥的方式,不但缩短了饲养周期,还减少了饲养成本。“等技术成熟了,市场销路打开了,我还要扩大规模,把养鱼养牛的混养技术推广出去。”面对上升的牛价,苏荣显得信心满满。笔者到来前几天,养牛场刚卖出一批牛,价格很让苏荣满意。

如今的养牛场内,任有60多头牛。鱼塘之上游动得鱼群,充满了丰收的气息。苏荣还在忙碌,而通过他勤劳和智慧串起来的是生态混养的“发财链”。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