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管理思维:以偏概全的危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5  来源:兽药营销网综合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44

马斯洛说:“除非你忘掉自己所有的希望、理想和标准,全神贯注地倾听,否则,你不可能洞察真相,认清事实。”禅语亦云:“忘其所知,才可几近于入道之门。”

哲人所言,彰显的乃是人在决策时面临的“事实辨识悖论”。一方面,决策需要弄清客观事实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真相或者真理;另一方面,由于注意力稀缺,客观都是主观“过滤”掉的客观—所谓的客观真实,都是人们依据自己感知、记忆、直觉(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选择后的真实。

以偏概全就是“主观化客观”的一个典型性认知偏见。《大学》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道的是人类认知上的“不注意视盲”。殊不知,执迷太深,也有不悟之虞。在现实中,眼见未必为实,不见也未必就虚,太多人仅凭一己之见先入为主、断下结论,陷入以偏概全之中。详论之,以偏概全表现为选择性知觉、事后诸葛亮、简洁化直觉三种常见“病灶”。

选择性知觉

一般说来,知觉(cognition)总是带有倾向性的,会受到期望(预期与希望)的影响。“预期”与基于个人经验、知识等形成的认知模式有关;“希望”(或者说“愿景”)与基于个人情感与欲求而产生的动机、愿望相关。期望通过影响知觉影响行动,而行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印证了初始的期望。选择性知觉造成的不注意视盲,使人容易受制于个人的见识,形成定势思维而自缚思想,典型的例子就是爱屋及乌。一个领导对于喜欢的员工,往往更多看到其美好面,从而表现出宽容;而对自己看不顺眼的员工,似乎处处不满,横竖都有的挑。

选择性知觉导致的以偏概全现象,常常是在无意间产生的。如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却因为未能同步地改善或提升人们的信息加工能力,难以对众多信息的准确性、相关性、权威性做出适当的评判,结果使得许多人学会了浅层次的搜索甚至抄袭,却未能形成独立的、进行纵深性的原创性研究的技能。

事后诸葛亮

对于一些连续变化的事件,人们在记忆的唤起过程中,常常受到已经发生的后续事件信息的影响,有意无意地修正了自己对于事件早起资料的记忆,而且,这种修正总是朝着与后续事件证明的判断一致的方向调整。现实中,总有人在某项目失败后,大言不惭道,我某某人,早有言在先,这个项目是肯定不会成功的。斯科特 · 普劳斯在《决策与判断》中记载了一个实验结果,在重新回想自己事先对于事件后果发生可能性的判断时,与事后不知道实际情况的人相比,事后得知实际结果情况者的回想数据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水平”,也就是说,觉得自己当初就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尽管它与事先判断情况并不相符。

对于以上这种“后验之明”,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有关事实等信息的记忆过程中,人脑在感受、保留、唤起过程中均存在着偏差和扭曲,且这些扭曲相互混淆、难分彼此。这是由人类的知觉特点决定的—在人们大脑的记忆中,对时空有着根本不同的意识,对空间的远近有着清楚的区别感觉,而对时间的远近则无法清楚地分辨。有研究表明,人们只能记住听过的10%,看过的20%,议论过的40%,做过的90%。此外,人们更易保留尚未完成的任务的信息。因此,在许多事后的再认或回忆中,人们都会不经意地添加或者省略一些细节。更何况,新信息不断涌入,导致人们也不断重构其记忆。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在一些领导身上,过去说过的东西不认账,新形成的想法却说早就交代过了,结果在不经意间就给人留下了故意朝令夕改的印象。

简洁化直觉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常规的认知方法无法应对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或者根本得不到及时信息,此时只能依靠本能、直觉来做出判断,表明态度。借助直觉能力,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比较复杂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甚至提出相应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但是,仅仅依靠直觉决策,易受到选择性知觉的“侵蚀”,有时候就会在不经意间受困于过去的经验、思维模式,从而掉入因循守旧的陷阱中,严重的甚至还可能使人丧失修正、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勇气。在直觉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利用基于各种经验的特别捷径,进行不同于常规的演绎、归纳、概率、类比、专家判断等的跳跃式推理,因为直觉的信息基础不扎实,需要适当的知识、经验储备背书。譬如,仅仅依靠主观道德判断而缺少客观事实依据,问题提出就会先天不足,若是还间杂有各式各样的利益、情感和偏见,则更容易走火入魔。

研究表明,在没有显着易得的信息时,人们的判断会受到某些初始值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无意定锚”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又倾向于与典型(如生动具体的情节、显着反差的事件)做比对,即受到“显着易得”信息的干扰,例如,一看到或听到空难,就与911和恐怖主义相关联。另外,人们还倾向于相信“第一印象”。格拉维尔调查发现,全美500强企业的男性CEO,几乎清一色是高个子男性,实际上在全美男性人口中,超过六英尺者只有14.5%,这意味着“我们对于领导者的相貌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旦有人符合这种印象的人出现,我们就忘记了所有其他考虑”。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