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近期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特点与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9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50

近期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特点与防制田东霞 田泉成 张玉坤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畜牧兽医局 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六和肉食在嘉祥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我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与此同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有效防控鸭传染性浆膜炎,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身门诊工作经验,谈谈对该病的防治体会。

一、 流行性病学本病多发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罕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育雏舍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营养不良(日粮中VA、VE等缺乏)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二、 临床症状本病最急性病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现精神萎顿、闭目嗜睡,缩头垂翅或嘴抵地面、食欲不振或废绝;排黄绿色恶臭稀粪(早期是白色稀粪,后期变成绿色稀粪);病鸭多伏卧,腿软弱呈犬坐姿势,行动缓慢不愿走动;或共济失调,打喷嚏,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的羽毛粘连,故有“眼睛鸭”之称。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站立时头颈向身体的右侧弯转90度,呈S形,顺着歪脖的方向转圈,此表现为该病的特征性症状——角弓反张,抽搐死亡。部分病鸭呈阵发性痉挛,头颈歪斜。遇有惊恐,小鸭不断鸣叫、痉挛转圈或倒退;当安静蹲卧或采食饮水时,头颈稍弯曲、伸颈;有的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少数病例出现跗关节肿胀。病程1-3天。28日龄以上的幼鸭,病程可达7天以上,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耐过的病鸭往往较瘦弱,发育不良因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一般为10%-30%,高的可达50%以上。

三、剖检变化本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多数表现为全身脱水,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内填充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时可见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肝周炎,肝肿明显大于正常,肝呈棕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肿大;肝脏表面覆盖有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呈干酪样不易剥离;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部分病例肠道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表面有黄色胶冻样分泌物,直肠处可见白色或浅绿色稀粪。患鸭有神经症状时,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脑膜充血出血。

四、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在临床上应注意与鸭病毒性肝炎和大肠杆菌病的区别。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比本病小,呼吸正常,角弓反张,剖检可见肝肿大,有出血斑点,全身浆膜无纤维素性渗出物。大肠杆菌病在15日龄前发病和死亡率较高,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大肠杆菌病败血症的病变也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但剖检时有特殊臭味,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厚,一般为干酪样(凝乳状),色较重,不易剥离,肝脏肿大呈铜绿色,并且无神经症状。确认可采取镜检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手段。

五、 防治(一)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优质全价饲料,添加足量的多维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雏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从而提高雏鸭的抗病力。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经常清除粪便并保持鸭舍内的通风良好。对转群、拥挤、高温、寒冷、换料、接种疫苗等应激反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创造一个有利于雏鸭群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活环境。鸭群应全进全出,消毒空舍2~4周。垫料应尽量保持干燥。   (二)免疫预防 本病用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7日龄免疫注射效果较好。也可7日龄皮下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小鸭大肠杆菌多价蜂胶复合佐剂二联灭活苗”,并于第一次免疫后10天,加强免疫一次。(三)药物防治 药物是控制幼鸭发病与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易产生抗药性,用药前最好能做药敏实验,筛选高敏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近年来,鸭传染性浆膜炎常与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并发或继发,所以在治疗时应兼顾这两种常见疫病的合并或预防性治疗,以求最好治疗效果。目前,治疗该病有较确切效果的药物一般有头孢噻呋钠+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治疗时可任选一种(组)。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如蜂胶、黄芪等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使机体迅速恢复健康。同时对鸭场、鸭舍进行喷雾消毒,相关的用具和设施可用2%的火碱消毒。重病鸭要进行药物注射。

六、体会第一,多次的药敏试验表明,不同的发病鸭场,同一场地不同批次的病鸭,其高敏药物也不一样。这说明鸭疫里默氏杆菌有很多血清型和很强的耐药性。所以应早发现,快诊断,快做药敏试验,准确选药,并以多维、电解质辅助治疗,才能尽快控制病鸭的死亡。  第二,鸭疫里默氏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要特别注意2周龄-4周龄雏鸭的饲养和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应激。  第三,一旦发病应及时诊断、冶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四,部分农户在治疗该病时,用药2天,病鸭就停止死亡,用药也停止了,但过不了几天又复发,并产生抗药性,因此要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3-5天一个疗程科学投药。第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诊症状和病变与大肠杆菌相似,两者往往混合感染,鉴别诊断时应以实验室诊断为依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